5S定义

1. 整理(Seiri)
整理的核心是分类。
分类最大的好处是把所有的物品“格式化”或者“类型化”,从而使
得所有物品处于自己应有的“位置”,物品一旦处于相应位置可以
“各就各位”,整个工作环境就被标准化了。
2. 整顿(Seiton)
整顿的核心是根据目标或原则把整理之后的物品加以分类,以
及明确数量,并有效标注。
通过整顿,可以把分类后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,以
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,从而提高工作效率。
这项工作最后甚至发展成为一项现场管理方法——定置管理。
3. 清扫(Seiso)
现场任何时候都会产生灰尘、油污、垃圾等,使现场变乱、脏。
清扫的含义,就在于如何迅速恢复到标准状态。
员工使用的物品,如设备、工具等,需要员工自己清扫,而不是依
赖他人的帮助,不会增加专门的清扫员;清扫的主体是员工本人,
清扫的核心是保护,着眼于对设备或环境的维持。
4. 清洁(Seiketsu)
“清洁”这个词与中文的意思很不一样,西方翻译时用的是
“Standardization”,就是程序化、标准化的巩固措施,比如用红牌
警告、视觉管理等,意即维持上面3个“S”的成果。
5. 清心(Shitsuke)
清心亦称素养、教养,是“5S”的核心。
良好工作环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员工良好的素养,也就是员工一进
“5S”的工作环境,就可以从一个普通的员工,变成一个有素养的
“人财”。员工身处一个“好的工作”环境,自然就会成长!
★ 5S活动能改变我的环境,环境决定行动,有什么样的管理环境,员
工就有什么样的行动。从这种意义来说,我们也就了解为什么通常
情况下管理会从“ 5S”开始。
所以,5S是员工规范自身行为的第一步,也是建立一个标准化环
境的第一步,在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