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需求有高低层次之分。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高到低分为五类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会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。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,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,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。“自我实现”才是激励员工工作的最大动力。
前文所说,使员工满意还只是有效激励的基础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,两类因素制约着员工的工作表现,一类是“保健因素”,使人们对工作不产生不满,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、丰厚的物质激励等;另一类则是“激励因素”,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,主要是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、满足感等。虽然,保健因素保障员工不会产生不满,但真正的满意还需要满足激励因素。
确立具有感召力的使命、愿景和价值观,开发工作本身的意义,是获得员工认同、实现内在激励的正确途径。在这一方面,彼得·德鲁克认为企业管理应该向宗教团体、公益组织等非营利机构学习。不过,企业使命很容易成为空中楼阁,需要思考它的落地性。让企业所有员工共同持有的,而非单单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信奉。
